【記者 明雪菲/台中報導】
我們在日常生活裡有無數個習慣,它們累計起來可以讓地球更好、或更糟。僅是烹調料理是否需要用抽油煙機,你可能意識不到它和節能有關,但採用無油煙或較少油煙的方式料理、少用抽油煙機,每餐可每日可約減碳31公克,相當於一棵樹一天能吸收的碳。
製作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油炸的節能料理,既可以保留食材更高的營養價值,又能讓廚房告別油煙繚繞,同時能避免能源消耗讓地球減輕負擔。10月28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舉辦了一場關於節能料理與低碳廚房的講座,魏淑卿老師在現場做了三道節能料理。

節能料理低碳又健康
節能料理旨在在食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盡量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採用當季、當地的新鮮天然食材,採用最簡便的烹調方式,保持食材原來的色、香、味和營養,減低烹飪時能源的消耗和碳排。
「採用無油煙或少油煙的方式去烹調料理,這樣的食物對我們身體更好,也更低碳」,魏淑卿老師介紹說:「有一個細節需要主婦們注意,如果要用油煎炸,不必等到油冒煙再放食材。」

她現場示範了三道低碳料理─黃金泡菜、鹹蛋黃苦瓜、蛋黃鬆餅。這三道菜主要利用水煮、醃製的方式烹調,避免油煙的同時,每道菜都可以在十分鐘之內做好。例如黃金泡菜,就是將白菜去梗撒鹽醃製,再在料理機中將紅羅蔔、白醋、糖、麻油、蒜打成醬狀,最後將白菜拌入醬料,不需要油炸。還需注意的是,烹調過程中,儘量少產生垃圾,避免垃圾焚燒產生。
食物選材同樣不容忽略,飲食產生的溫室氣體,大多來自化石燃料燃燒及農業活動。當地食材運輸距離較短,可以避免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新鮮食材可減少加工過程及未來處理廢棄物時所需消耗的能源;非當季食材需要額外的冷藏以及保溫能源,當季食材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量也遠低於非當季食材。

減輕地球負擔的廚房小習慣
首先是在烹煮前,我們可以提早從冰箱拿出需要烹煮的食材,儘量利用室溫來解凍。目的是減少使用微波爐的時間,從而降低能源的消耗,這樣每日可約減碳106.4公克,相當於3.5棵樹1天的吸收量。開冰箱前,先想好要拿什麼東西及存放位置,可減少因冰箱開關所造成的壓縮機運轉能源消耗,這樣每日可約減碳138.32公克,相當於4.6棵樹1天的碳吸收量。煮飯時,將穀物預先浸泡30分鐘,再使用電鍋蒸煮,可減少烹煮時間,這樣每日可約減碳35.4公克,相當於1棵樹1天的碳吸收量。
開火時,做像上文提到的無油煙或較少油煙的節能料理,減少抽油煙機的能源消耗,每日可約減碳31公克,相當於1棵樹1天的碳吸收量。餐後,碗筷餐盤晾干採用自然風乾的方式,減少烘碗機的使用,每日可約減碳53.2公克,相當於1.77棵樹1天的碳吸收量。
日常生活裡,燒開水這件小事也不能忽視,在用什麼燒開水這件事上,用瓦斯燒水會比使用電力的電熱器燒水來的省能。不用電熱水瓶或飲水機時,將它們關閉,減少加熱器運轉所造成的能源消耗,每日可約減碳212.8公克,相當於7棵樹1天的碳吸收量。
夏天使用熱水的機會較少,可以將剛燒好的熱水倒進保溫效果良好的保溫瓶就可以不使用電熱水瓶;冬天的話則可選擇保溫效能好的電熱水瓶,將熱水定溫在90度左右,就可以避免為了保持高溫常啟動。另外也不建議使用開飲機,因為只要使用熱水就會自動補冷水,使得水溫降低後自動加熱沸騰,產生更多能源消耗。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低碳飲食原則與定義》http://greenevent.epa.gov.tw/diet/page1